星期一, 10月 17, 2011

getting lost.





過去一週只想把自己靜靜的困在家中,不想見任何人,只想自己坐在角落裡發呆。




近來時間太多,開始埋首想著一些比較哲學性的問題,例如是到底我在追求甚麼、現在所做的會帶我到哪個方向、到底這個世界有 soul mate 嗎。愈想愈 lost。








問題可能沒有答案,又或是答案只有我自己知道。既然如此,找多少個朋友傾訴也是於事無補,所以便決意要自閉幾天。


到了星期六,一位甚少在週末約我的朋友突然跟我說了一些關於他的事。那晚他問了我一句:「你曾經對婚姻有過憧憬嗎?有沒有想過將來你結婚那天是怎樣的?」








這個問題勾起了我一些回憶。
















小學的時候,比我年長十四年的姊姊和男友在暑期工認識,他們均是對方的初戀,後來談戀愛近十年,順理成章的步入教堂。


當時年幼的我還未知世界複雜,未知道人生中的每一段關係都會有許多變數,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,只要涉及旁人的,均可以令我們手足無措。






那時,還是我看童話故事的年代。






我沒有被童話荼毒,但也曾經相信,相識、相愛、一起生活,從一而終,是件十分必然、十分幸福的事。「Happily ever after」對我的童年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伴著我成長,也令我曾經深信這是許多愛情故事的結局。






於是,中四那年,我終於有機會談戀愛。當時的世界很簡單,沒有太多猜度,連懷疑也不懂。
那時大概算是 puppy love。雖然沒有很強烈的感覺,卻有想過這一生應該都只會和這個人在一起。因為那時不知道,人生還有很長,遇上的人還有很多,而每一個階段都會令人改變,不論是想法上還是性格上。








當時,我總是想得太遠,有時甚至會杞人憂天的擔心很遙遠很遙遠的未來。
後來和這個男朋友分手了,發覺其實他只是我人生的過客,沒有太大的傷感, life goes on。那次令我以為,也許分手都不是太傷感的。






到了中六,當時的男朋友比我少一歲,他跟我說,18 歲一到要和我註冊。






當時我亦信以為真,直至後來發覺他暪著我在麥當勞認識了別的女孩。他們還沒有發展甚麼,卻被我的朋友在地鐵碰見。而他向我說了謊。最後分手了。






我的信念大概是從這時開始改變的。
我開始覺得,不用想太遠。
那些熱戀時所說的種種將來,未必是戲言,但亦無需太認真。因為未來的事,真的不知道啊。








又後來,我童年時一度仰望的良好關係 - 姊姊那段青蔥歲月開始戀愛到結婚的關係,也決裂了。
那時我才知道,原來他們的關係一直有很多裂縫,只是外人看不見。






這件事對我的影響頗深。我開始發覺,在旁人眼中美好的事物,實質可能並不是那麼理想。而一些以為 certain 的事亦未必會如預期中發生。


人生的進程就是充滿未知數。其實戲劇性的電影還不是由不同人的人生衍生出來,所以很多時候人生可以比電影更dramatic,更出人意表。








這些年我學會了不去問將來,因為我能夠擁有、能夠控制的只有現在。好好的把握現在才能夠通向那個我想要的未來。










 - - - -


一個問題,引發了我一連串的回憶和想法。然後我告訴他:「沒有,現在沒有特別幻想結婚會是怎樣。」








可能轉角就會遇見那個人;也可能,那個人從來不會出現,只存活在另一個年代、另一個空間。




既然未知,既然不受控,便不用想太多。






無需憧憬,要來的,自然會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