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9月 29, 2011

回憶碎片




這些年,隨著科技資訊、手機愈來愈發達,不少感慨油然而生。




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家裡有了第一台電腦,那時候不能上網,電腦是那種灰灰白白的重量級形態,開機也要花上十分鐘。那時候,電腦只是用來接龍、畫小畫家、學學打字。我最記得那時候在家裡花一個下午在小畫家用滑鼠畫美少女戰士,還得意洋洋的給媽媽看,她會讚我畫得漂亮。






到後來可以上網了,也只是 56k,猶記得只要上網便不能用電話。撥號上網的年代,那些電話接通的聲音我仍記憶猶新,還有那時候被親友來電導致斷線卻又無處宣洩的感受,彷彿都離我很遠了。










當時,floppy disk 已是最偉大的發明,沒有 usb,沒有那麼多外形輕巧漂亮的外置 hard disk,而 floppy disk 的容量只有 1.44 mb 卻算是天文數字。那些年,我們都很少下載。若要下載,定會用軟件下載程式,否則下載到一半斷線便會一家人咬牙切齒的痛恨為什麼不一早用 GetRight,是的,我竟然還記得那個軟件的名字。






中一,那是 icq 興起的年代。當年兩位姐姐還未出嫁,我們幾兄弟姊妹在同一屋簷下,申請了不同的 icq 帳戶, 我常常偷偷用他們的 icq 和他們的朋友聊天,也無聊得坐在哥哥旁看他和網友的對話。到了今天回看,實在甚是多事,若現在我有個弟弟說要看我和別人聊天,相信我不會那麼不厭其煩的讓他看。






ICQ.svg
這個 icon 你懷念嗎。那時候我最喜歡 invisible,仍記得那是花上有隻眼晴。






那些年,不是每個中學生都能夠有手機,手機是奢侈品。我們都只用來發短訊和打電話。睡覺的時候便關機,乘車的時候、吃飯的時候我們看著的是同行朋友的臉,而不是手上的手機熒幕。




手機不能拍照、沒有數碼相機,更甚的是菲林相機也不一定有。


或許那些年的寶貴會憶未能用照片輯錄下來,只能用心感受。但這天當你有手機,有數碼相機了,有多少照片你會回看?有多少你已經忘記了儲到哪個電腦資料夾?




那時候,拍照就一定會沖曬出來,照片寶貴,沒有了底片的話,便只得一張。我們都那麼的珍而重之。






到中三,網誌漸漸堀起,每個同學也有自己的 xanga,有些是公開的、有些是匿名的,我們憑著這些網誌了解對方多一點。


可惜的是,這個世界,一事一物都是潮流,沒有一個潮流會歷久不衰,xanga 漸漸被人遺忘的時候,那些儲起來的回憶也像無主孤魂一樣散落在這個二次元空間。




雖然一本本的日記厚重,容易被人發現,卻是一字一句用心寫下來,是觸得及的回憶。
網誌方便,容易分享,刪除也容易,卻只存在著虛擬世界當中。




或許這是對的,回憶嘛,不也就是虛擬的東西。中六上心理學課的時候也知道,我們最擅於把回憶美化了。






大概這就是時代進步的孤單,文明下,舊有的要被淘汰,而人與人之間卻愈見隔閡,愈見孤獨。












到了今天我始終覺得,有些話一定要面對面說、收到寄來的信我會特別開心、有人親筆給我寫字我會歡喜若狂,若朋友用心的把和我的合照沖曬給我我會很感動。






說到這裡
很想聽《復刻回憶》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